近年來隨著薄皮甜瓜栽培面積的增加,瓜秧重茬、死秧也成了栽培中的難點問題,死秧往往造成減產或絕收。
我鎮農技人員經過兩年蹲點試驗、示范,采取甜瓜嫁接的方法解決了這一難題,而且提高了甜瓜的質量、產量?,F將我們嫁接育苗的具體做法介紹如下,供瓜農參考。
一、品種選擇根據我地多年實踐,商品性好、經濟效益高的薄皮甜瓜品種主要有∶紅城十號、紅城十五號、金冠王等;砧木普遍采用日本南瓜“白菊座”、“金剛”等為砧木。
二、浸種在有陽光的地方曬種1—2天,打破種子休眠。曬種后放在12—15℃的水中浸泡一小時,使種子表皮吸水軟化。需注意的是南瓜籽表面有一層黏液,要搓干凈。種子撈出控凈后,每3—4公斤水中加入甲基立枯磷2毫升,壯豐優10克,浸種1—1.5公斤,溫度保持在20—25℃。甜瓜籽浸種約需4小時,南瓜籽浸種約6—8小時。一般每隔一小時攪動一次,使種子受藥均勻。
三、催芽將浸好藥液的種子用清水洗凈,分別用濕毛巾包好,一般南瓜籽在32℃條件下約25—30小時即可出齊芽。甜瓜種子在32—34℃條件下約18小時可出齊芽。當大量幼芽出齊后放在10℃—15℃條件下低溫煉芽,以提高幼芽的適應性。
四、播種應先播甜瓜籽,待甜瓜苗第一真葉玉米粒大小(大約3—4天)再播南瓜籽。播種前要先配制營養土。
營養土的配方:用未種過瓜的肥沃園土4份、腐熟的廄肥4份、腐熟大糞干或禽糞2份,充分混勻后裝入營養缽中。砧木出芽后直接播種到澆透水的營養缽,每缽播一粒、芽朝下,覆以1—1.5厘米厚的潮濕細土。
播完后上面再蓋一層地膜保溫、保濕。甜瓜種子出芽后可直接播于溫室中的育苗床,可以營養土為基質,覆以1—1.5厘米厚的細土或細沙。種子播完后覆地膜保濕。
五、苗期管理播種后出芽前地溫保持在15℃以上是出芽的關鍵。
一般棚室30℃左右的溫度大約3—4天即可出苗。
當70%幼苗出土后應及時揭去地膜,適當降溫防止下胚軸徒長。
白天20℃—25℃,夜溫16℃—18℃,控制澆水。若土干裂,可覆蓋少量潮濕的細土以減少蒸發。嫁接前1—2天要適當通風煉苗,以提高幼苗的抗逆性。
六、嫁接將刮臉刀片對折后分成兩片作為嫁接刀具。嫁接夾最好用圓口的,消毒劑可選擇75%百菌清800倍液。
嫁接前一天晚上將砧木苗澆透水,用77%可殺得500倍液或50%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加少量農用鏈霉素,對砧木、接穗及周圍環境噴霧消毒。
嫁接要在溫室中進行,首先將嫁接場所遮陽,保持溫度在25℃左右,同時支好小拱棚。小拱棚地面要低于室溫地面5厘米,澆足水。苗嫁接完以后覆蓋薄膜和紙被遮陽保濕。
嫁接方法與黃瓜相同,多采用靠接法,以每天8小時計算,熟練工一般可接瓜秧1000株左右。
七、嫁接后的管理一般嫁接后3天是保證嫁接苗成活的關鍵。要求白天26—28℃,夜間溫度20℃,相對濕度95%。
主要管理措施:扣小棚、遮光、保濕。接后4—7天是瓜秧接口網狀組織形成期,此期要求白天溫度25℃,夜間15℃,相對濕度90%。
主要措施:扣小棚、適當放風排濕。接后8--12天是瓜秧直導管形成期,此期要求白天溫度25℃,夜間溫度15℃,相對濕度80%。
主要措施:加大放風量、覆蓋物晚蓋、增加日照時數,以不打蔫為準。
15天后到定植前3天,白天溫度28℃—30℃,夜間溫度13℃。
主要措施:斷根(一般12—13天開始少量斷根),控水分、加大晝夜溫差,煉苗促幼果。
八、注意事項:
1、嫁接要熟練、規范。熟練程度是決定瓜秧成活率的關鍵因素之一。
2、嫁接后3天內必須鋪地膜保濕、遮陽,防止瓜秧打蔫兒,確保瓜秧接口愈合。
3、溫度,特別是地溫保持在15℃以上,才能保證瓜秧正常生長。